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产教融合”项目巡礼之三:政、校、企协同,培养“智能产业”人才

2023-03-02 18:51:30 通讯员: 来源:教务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点击: 字号:TT

  日前,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公布了浙江省2021-2022年度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名单。学校“长三角现代纺织产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时尚产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等3个项目获批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立项数居全省本科高校之首。此外,学校“清洁能源产业学院”“嘉兴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新材料与现代轻纺产业学院”“长三角数智产业学院”于2022年10月获批嘉兴市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今年1月,“清洁能源产业学院”成功获批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
  在今年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智造创新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嘉兴吹响了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的冲锋号。作为应用型综合性高校,近年来,学校在服务嘉兴经济建设和智能创造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名片
项目名称:“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
建设时间:2022年01月—2024年12月
获批类型: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项目架构
  “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是学校以机电工程实验中心为核心,联合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共同打造的产教融合平台。
  该平台紧紧围绕长三角区域特别是嘉兴地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纺织、箱包等产业发展需求,联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国际企业和新松机器人、瑞宏机器人、桐昆集团等地方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验实训设施,从而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助力学校有特色、善创新的一流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建设。

  “依托该平台,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的问题,不仅能够满足在校生专业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也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负责人介绍。
  学校将大力拓展平台的产学研功能,提高平台与其他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享程度,为长三角区域特别是嘉兴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项目成果
  机电工程实验中心是“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的核心,目前负责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和实训教学工作。
  实验中心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影响广泛。譬如,实验中心多名骨干教师参与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的研发,参与世界上首个智能硬件汉语言语义库的设计,参与起草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的国家标准、中国高校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人才培养的行业认定标准。

  目前,实验中心拥有浙江省生命健康智能感知工程研究中心、高校产学研联盟秀洲中心、制冷家电行业“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等省级创新平台和嘉兴市优势产业机电一体化共性技术研发团队、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团队等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现有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6700余台(件)原值1亿余元。
  实验中心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教学思路与理念,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建设教学平台和团队,已发展成为跨学科、跨专业、现代化、综合性的大型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基地。
  2010年,实验中心被列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通过验收,被授予“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4年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未来规划
  “通过整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资源,遵循合作共赢和深度融合原则,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汇聚、仪器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领先的‘智能产业’产教融合平台,使其成为省内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产教融合平台。”该平台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平台将面向区域小家电、皮革、箱包、特种纺织等优势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新需求,协同企业开展医学电子、智能家居(含家电)、智能穿戴、智能箱包等行业产品及其生产线的研发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升区域乃至全国家居、穿戴等传统产业智能化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并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未来,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平台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平台所覆盖专业的专任教师超过500人、兼职导师超过100人,新建校内校企联合实验室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个以上,每年培养本科生3000人以上、为企业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5000人次以上,每年引入合作企业20家,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

新闻热线:0573-83642223 | news@mail.zjxu.edu.cn© 嘉兴学院新闻网版权所有
Baidu
map